
上海市松江区圣安德鲁斯庄园

2011中意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动(文化之旅),今夏我们相约卓越·塔兰朵

利玛窦、徐光启纪念大铜章发布及赠送仪式



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倪波路先生介绍《我先祖的故事》一书



利玛窦、徐光启后代“重逢”

利玛窦、徐光启纪念章雕刻师赵樯(左)老师







利玛窦、徐光启纪念大铜章收藏证书 【利玛窦】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从明朝万历年(1582年)初抵澳门,至1601年获得明廷特许入京并居留,利玛窦在大明帝国活动了27年9个月,先后创建过耶稣会住院4所,受洗的中国基督徒逾2000名。 在西学东渐史上,利玛窦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在中国他不仅用汉语编写《天实主义》和《交友论》,阐述基督教神学和伦理思想,作出了对儒、佛的独到分析;而且和徐光启共同译出《几何原本》前6卷,传授欧洲的天文学知识,给予中国人世界观和中国历法改革以积极的影响;他还是西方音乐、绘画和钟表制作技术最早的推介人,同时他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制图学知识传入东方,第一次向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识五大洲的工具,利玛窦所译绘的世界地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的全貌。 利玛窦是第一批入华耶稣会中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人物,他更是在中外文化交往史上有着杰出的贡献,其一他用中文撰述的论著和译作,使中国人开始接触文艺复兴及其后之欧洲文明;其二他用西文记叙中国印象和在华经历的书信、回忆录,以及用拉丁文翻译的《四书》,也使欧洲人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徐光启】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其博学强识,精通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火器制造等各类知识。在和利玛窦交往中,他研习西方数学、天文等西方科学,译成《几何原本》、《泰西水法》诸书。徐光启以其几十年之精力,总结中国历代农学著作和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编著成《农政全书》。 徐光启为官清正,颇有政绩,一生著作丰富,是中国历史上学贯中西的第一人。 【章面设计】 在章面的布局上,铜章整体以几何学中最基本图形“方型”、“三角型”来勾勒线条,以此彰显再坐人最大的合作贡献:翻译几何学。同时,为了进一步表达中西文化的交融互动,在同一章面上,用凹凸并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浮雕,辅以半像示人,更以突显中西文化在此二人身上的交集、汇合所产生的几何效应。


| 利玛窦、徐光启大铜章已全部售完!
本网站组织到少量纯银(AG.999)纪念章,欲购从速。
咨询热线:13524907732 021-33661779
诗艺藏品 铜章专卖
发布时间:2011-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