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章的“战国时代”(徐云飞)
东周伊始,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崛起,互相征伐。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段历史居然和我们的铜章的发展变迁十分相像,有趣的很。中国铜章30年,从国家造币厂推出的第一枚铜章开始,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铜章似乎都是由国家造币机构主导着生产和发售,民间制造商和设计雕刻者很少参与其中竞争,20世纪的铜章是“官窑”的天下,制造商的权威性也一直主导着铜章的发展。世纪之末,部分章商开始整合资源,自主开发,也获得可喜的成绩。
但今天一切都似乎在发生着变化,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如果有一个好的想法(当然也要有财力支持),可以通过设计师,雕刻师,一个加工单位,实现这个想法;一个普通人只要有信心,也可以和伟人一样把自己固定在铜章上。这些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铜章开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垄断实质上已经不复存在,铜章就已经大大方方的步入了市场经济。设计师不一定是国家钱币设计师,优秀的民间设计师亦可以获得认可;加工单位也不一定是国家造币厂,只要工艺精湛,价格合理,民营厂也可以获得藏友的青睐。相对盲目的年代,这是一种理性的收藏,毕竟是铜章,看重的还是品质。于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出现了,有了市场和利益,民营的铜章加工企业不断涌现,铜章的开发商层出不穷,民间的设计和雕刻者也不断产生。于是乎,抬头一看,竟然是铜章漫天飞舞,目不暇接。可喜的是铜章藏友们真的可以像超市购物一样,挑挑拣拣,伺机而购。相对没有选择的年代,这是莫大的进步!没有了垄断,必然开始竞争。艺术的水平,文化内涵,决定着铜章的未来;工艺的品质影响着铜章的品相,左右铜章的发展。艺术家和加工商都如此。不尊重艺术,不重视品质,不提高工艺,在竞争中必然没落!这真是铜章艺术和加工的“战国时代”。
一个满是货物,被绑缚很久的麻袋,突然间解开口子,必然是倾囊而出,混乱无序!等到尘埃落定之后,一切又开始各就各位,开始重新划分。前段时间铜章开发里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滑稽现象:一个同类题材,你来一个,好卖,那明天我也来一个;一张图片好看,你扒一个,我也扒一个。版权谁的,不管!是否原创不论,拿了再说。轰隆隆的大家一起来。开发商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大题材、纪念类,你争我夺,开发商争利,艺术家争名,都以为这类东西影响大,关注多。于是铜章的题材开始了“战国”。但遗憾的是,在中西方艺术史中,依靠题材和纪念流芳千古的作品又有几何?看看吧!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野牛挣扎万年,断臂的维纳斯从残疾一刻,便美丽一生,神秘的蒙娜丽莎微笑着走向了永恒,罗丹的思想者还在一直的沉默,梵高的向日葵激荡风中,毕加索的女人们精彩依旧,徐渭的葡萄如水一样流淌,八大的花鸟神韵依然贯古今......古今中外,留下的最伟大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实都是关注最普通的人,普通的物,普通的形象,概莫能外。这些都无一例外的流传了下来,因为这些形象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手和精神在支撑,这些就是——艺术。艺术更关注平凡人的生活。
矛盾的是,铜章并非都是艺术的,从铜章诞生的那一刻起,铜章必然是包含着功利,因功利而诞生。从古希腊的浇铸铜章,到德国的打制铜章,再到法国的机制铜章。一路下来,铜章的使命都是为了政治或宗教服务,同时也依托政治和宗教而生存。或为了某个事件,或为了战争的荣誉,或为了家族的传承,于是就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铜章”。但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伴随着各种艺术门类和艺术思潮在世界各国的兴起,各种风格的艺术家开始参与铜章的创作,铜章在形式和观念上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纪念”类和“艺术”类的铜章开始并驾齐驱,“艺术章”也登入了大雅之堂,成为关注的焦点。古典主义,装饰主义,抽象主义到现代的观念艺术(或当代艺术)在发达的铜章国家里开始竞相争妍,满园春色!这时候的铜章开始由单一的为政治或集团的 “服务",开始走向艺术家的多元自由表达,由单一刻板的风格走向艺术风格的多样;由记录开始趋向艺术家的表达和倾诉;甚至由视觉审美领域走向精神的批判……铜章审美和观念都变得丰富。目前,这些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铜章发展状况,而我们呢?乐观的估计,整体上我们铜章的“审美”和“观念”还停留在西方上个世纪之初,差了该有百年。我们还在努力的纪念和记录,把铜章艺术莫名的归入了“钱币”,滞后的开发和收藏观念,直接导致铜章的品位整体不高,艺术风格单一而千人一面,也影响着真正铜章收藏群体的扩大,若大的国家,铜章的专业收藏群体不足千人,谁之过?说到这,题材重要吗?纪念很重要吗?在这的确很重要,关于我们的铜章,需要集体的自醒。于是乎,题材便开始了步入了“战国时代”。
世界许多国家的机制大铜章是没有发行量的限制的,尽管艺术和工艺水平精湛,但也很少有人为了投资而收藏,收藏者多数都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好。我们的铜章普遍是有数量限制的,由于长期以来收藏铜章的群体数量有限,铜章的发行数量也十分有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铜章收藏群体的扩大,短期内,铜章发行量和需求量之间也发生了矛盾。于是这样的局面又出现了,只要有新的铜章出现,不论水平如何,价格都容易上涨,导致铜章的购买危机,也印证了老话“物以稀为贵”。铁杆的收藏者,短期的投机客,盲目的投资人。为了一个喜爱的铜章,一个能够盈利的铜章,一个充满变数的铜章,都在挣扎,甚至不惜重金去购买。短期内出现这种状况是正常的,但长期存在确实是盲目的,铜章的收藏呼唤着理性。这些都是铜章购买者之间的“战国时代”。
混乱的战国时代,黑暗而残酷,但孕育着生机和希望,如同一个生命,只有在夜里才是生命最佳的生长期。审视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最发达和最开化的竟然都是政治最弱化的时期。春秋诸子如此,魏晋风流亦如此。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审美习惯都在这两个重要的时期奠定了基础。在铜章的“战国时代”,残酷竞争的背后,是否也会获得料想不到的收获,我很期待。
发布时间:2009-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