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11-01-07
来源:《钱币》(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
“中国戏曲文化系列大铜章”,自“京剧”敲响开场锣鼓,引入注目,赞誉不绝。此次推出的“越剧大铜章”,以清音越韵和典雅唯美,展示了另一种文化情趣。 大铜章的正面图案,根据越剧传统剧目《梁山伯与梁英台》创意设计,突出表现了梁山伯手握折扇的舞台形象,文雅、纯情、潇洒,令人过目难忘。背景是蝴蝶、花墙、窗棂和一个醒目的篆体“越”字。透过圆门洞,人们还可看到古戏台和亭台,以及远山云影,与剧中“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场景联系起来。设计家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置景艺术的“借景”手法,为币章欣赏者开拓了如诗如画的视野和更多美好的想象。 “越剧大铜章”的背面图案,是另一番宁静优雅的天地:断垣处,几支出水荷花亭亭玉立,两只蝴蝶在一旁相伴飞舞;作为背景的墙壁上,雕刻着“化蝶”一幕中那段极其凄美的唱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深深(又作“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蝶,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发源于浙江嵊州山村的越剧,从诞生至今,已走过了10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其间的艰辛曲折远非其他剧种可比。 镜头之一:1906年,嵊县农村6名说唱艺人用几张八仙桌拼成戏台,首次化妆登台,串演《十件头》《赖婚记》。因其以“吟哦调”为主,只用笃鼓和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被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 镜头之二:1916-1920年,“小歌班”四闯大上海,难以生存,受挫而返,杀回老家。 镜头之三:1923年,第一个“绍兴女子文戏”再度进军上海,不久又退回农村,她们爬山涉水,宿庙宇、坐“乌蓬”,过着吉卜赛人式的流浪生活,在杭嘉湖一带演出。 镜头之四:1936年,女子越剧戏班终因扮相俊美,唱腔清丽柔润、委婉动听,盛行于浙江和上海等地。 镜头之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宣扬爱国主义的越剧新戏《卧薪尝胆》《花木兰》,在沪上引起轰动。《花木兰》连演27场,场场爆满,一时传为佳活。 镜头之六:1953年 ,越剧《梁祝》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影片,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绝唱传遍世界。 镜头之七:1962年,越剧版电影《红楼梦》上映,海内外掀起一片“红楼梦”热潮。 镜头之八:1986年,绍兴等地的“小百花”越剧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一大批才情横溢的越乡少女登上舞台,展现了中国越剧薪火相传、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百年越剧,尽显风流。除《梁祝》和《红楼梦》外,《西厢记》《碧玉簪》《祥林嫂》《五女拜寿》《盘夫索夫》等百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同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越剧是一部中国戏曲的《木兰从军》,书写了中国现代妇女史上的辉煌。她之所以能唱红海内外,并在近400种中国地方戏曲中坐上第二把交椅,其中的一些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是百折不回。当年,那一群群迫于生计的年轻女性,走出穷乡僻壤,踏上可歌可泣的艺术之旅,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畏艰辛,勇于进取,不断磨砺,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其次是追求完美。越剧以唯美主义的风格、细腻婉约的表演程式、极具东方特色的服饰,以及委婉动听的越语乡音,谱写一出出浪漫优美、充满生活气息的传统剧目和现代新戏,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广为传播,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观众。 再是勇于创新。善于汲取包括京剧在内的其他剧种的艺术精华,大胆改革,不断探索,是越剧永葆青春的秘诀。从1942年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场拉开越剧革新的帷幕,到1946年鲁迅名著《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震动中国文坛,再到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以优美抒情和诗情画意独特风格著称的越剧,跳出了“才子佳人”的窠臼,走上了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歌颂真、善、美的大道。 可以深信,“越剧大铜章”的问世,一定会给越剧迷和收藏迷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