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丽都大厦)1号楼3008室
邮箱:jgdtz@vip.sohu.com
电话:13524907732 021-33661779
传真:021-63310807
工作QQ:642025623
联系人:周学涛
爱章聚焦 首页 > 爱章聚焦   



(爱章聚焦)走笔绘尽天下美 点墨勾出章中魂---上海造币厂第一代著名设计师顾杏宝先生简介

(爱章聚焦)走笔绘尽天下美 点墨勾出章中魂---上海造币厂第一代著名设计师顾杏宝先生简介

  顾杏宝便是参与设计雕刻币面量最多的设计师之一。由他参与设计、雕刻及修整的币面达到了数百个之多。据顾杏宝回忆:在当时的生产情况下,这批设计师不但要有高超的设计能力,而且要具备非常专业的雕刻制模技能,同时要对生产工艺技术熟练地掌握。比如我们最经常使用的1元人民币的国徽图案便是顾杏宝雕刻的。这幅国徽的浮雕远低于分币的高度,尽管看起来有些影响美观,但这种效果是基于对材质及生产工艺的考虑,这个高度是在可能的成本中唯一能实现压制效果的高度。
   凭借这些经验,设计师们在设计金银纪念币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构图的美观,同时要考虑这种设计是否能在金银币上真正地呈现。比如,1996年发行的长江三峡纪念银币,为了表现三峡的壮美风光,需要以一幅完整的长画卷来表现。可是,如果把整个图画放在一个币面上显然不可能。顾杏宝首创了连体币的模式,将一幅画分放在4枚长方形银币上,而且每一枚币相对独立。在设计过程中,顾杏宝将原来画面1:6的比例调整为1:2.6,尽管整个构图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整体效果却没有任何损失。这种手法为日后的清明上河图、洛神赋等连体银币的设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借鉴。
    早期的设计师多是自己雕刻设计作品。陈坚介绍说,雕刻过程有时会花费很长时间,除了能够最为直接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雕刻过程也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能够极大地弥补设计时的不足。而雕刻也非常能显示设计师的功力。顾杏宝曾经接到过的最困难的任务便是第11届北京亚运会奖牌的雕刻任务,由于图案的繁杂与不规则等特殊性,用油土无法完成一些立体的表现。于是他选择了直接用石膏雕模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雕刻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必须一次成型。最终,一个令人惊叹的石膏模具呈现出来,其精细程度不逊于现在使用任何一台高科技雕刻机器产生的效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一代设计师非凡的技巧与高超的功底。
    如今,这一代为我国金银币设计事业留下众多大珍之作的设计师基本已经退休。他们或含饴弄孙,或寄情于书画,或通过设计铜章等方式来继续释放自己的才华与激情,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对工艺和设计工作有着更深更远的思考……
上传的图片
  20142518492400.jpg [ 22.52 KB 600×236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上传的图片
2014251913576.jpg [ 19.17 KB 293×300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上传的图片
  2014251914076.jpg [ 18.30 KB 440×220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上传的图片
  2014251914576.jpg [ 21.38 KB 314×312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上传的图片
  2014251915076.jpg [ 56.45 KB 600×600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发布时间:2014-02-05


上海泉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