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禀赋深厚,学贯中西,刻意探求
大胆创新,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
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
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水墨画”开拓了新的风貌
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吴作人(1908—1997),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安徽泾县。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于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三十年代初先后留学法国和比利时,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曾先后担任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吴作人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在艺术学院读书的时候,曾经师从徐悲鸿先生,也让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绘画创作领域开阔了视野。由他创作完成的素描画以及油画作品,不仅给人一种意境悠远的感觉,而且风格形象较为独特,给大家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美感。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坛巨匠。
吴作人主张“艺为人生”,认为艺术既为心灵的反映,思想的表现,无文字的语言,故而是‘入世’的,是‘时代’的,是能理解的。大众能理解的,方为不朽之作。所以要到社会中去认识社会,在自然中找自然。所以即使是花鸟草虫这些题材也可以通过“比兴”等艺术手法表达一个时代的情感与风貌,而不是仅仅拘泥和局限于传统文人式的所谓“书斋情怀”。吴作人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在他的中国画作品中,既有清风朗月的柔情抒怀,也有激越高昂的精神勃发。油画专业科班出身的吴作人,并不忽视中国画的笔墨价值,相反,他还要求学西画的学生能够学一点书法,画一画中国画。吴作人认为中国画的笔墨相比油画更具有造型的塑造力和概括力。
他的中国画取材广泛而且新颖,金鱼、犛牛、熊猫等均是传统中国画中未曾入画的。吴作人中国画的新意有着多方位的呈现,于艺术价值观、艺术创作观、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演进和拓展。国画尤以画金鱼著称,吴作人先生的金鱼堪称一绝,凡欣赏过他的金鱼国画的人,无不为画中的神韵所折服。吴作人所作的金鱼,是他“法由我变,艺为人生”,学贯中西,大胆创新的产物。他笔下的金鱼,寥寥数笔,神定气足,画面干净、灵动。画中的金鱼不仅有动态之美,更具体形之美,似动似静,亦静亦动,神韵动人,悠然自得,令人拍案叫绝。
吴作人崇尚以自然为师,又坚决反对作自然的奴隶。吴作人曾说:“艺术家应该做大自然的‘儿子’,但不是做自然的‘孙子’,不但不要做自然的‘孙子’,也不要做人家艺术的‘儿子’。他画金鱼在造型上忠实于物象,神态真切,有着高雅与平易的统一,在用笔上亦形成了一定程式。吴老画鱼强调尾根不断,从腹部到左尾翼一连到底,仅用一笔。
吴先生左右开弓、中西并举,在国画与油画两个领域里探寻创造,力图在自己的艺术中既保持中国文人画传统所体现出的基本特质:强烈的艺术个性、诗化的意向、飘逸潇洒的笔墨技巧与情趣;而且也力图在艺术中融合西方写实绘画艺术强调生活源泉和对形体、色彩的敏锐感受。因此,他的艺术,反映了现代意识,具有民族色彩又有清晰的个性特征,无论其油画和中国画,都有突出的成就。
——闻立鹏
吴作人先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东西寻找,上下求索近七十年,经历了“有变化、有忧郁、有悲欢、有煎熬、有进发的艺术路”,经过螺旋式上升“重返根基”,终于巧夺天工,攀上了艺术的高峰,为中国现代的美术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在绘画界孜孜以求的吴作人,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是他的“人品”与“艺品”,他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以高尚的品格和多方面完好素养享誉于世的一代先贤,他又是一位以独有的艺术神韵融汇中西而足与世界大家比肩的一代艺术大师。
中国当代画家系列—吴作人纪念章有著名章牌艺术家冯韵明老师执刀雕刻,章的正面采用了高浮雕写实的雕刻手法塑造了吴作人先生的艺术形象;章的背面采用写意雕刻手法,把中国画的水墨淡彩表现得淋漓尽致。选材以吴作人先生的代表作《鱼乐》为主题,金鱼是和平、幸福、美好、富有的象征,我国古代,就赋予其“金玉满堂”的美好象征和寄托。在一处荷塘的藕蓬下面,两条小金鱼畅游其中,尾尾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在荷花莲叶之下怡然自得。留白处雕刻手法处理轻松自然,简简单单的肌理处理,河水涟漪、清澈见底之态尽在其中。画面简洁明净,极具韵味。(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