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丽都大厦)1号楼3008室
邮箱:jgdtz@vip.sohu.com
电话:13524907732 021-33661779
传真:021-63310807
工作QQ:642025623
联系人:周学涛
业界动态 首页 > 业界动态   



【今日头条】大匠之门—-齐白石 王亚伟(2023)麦朵尔艺术新品赏析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也曾入选世界文化名人。1956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于北京医院逝世。
   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不一样的齐白石

沈嘉康


   丙寅暮秋,收到王亚伟老师分享的齐白石浮雕泥稿,颇费思量。这是戴墨镜的齐白石还是尚待在镜框里呈现眼睛的齐白石呢?我没有当即向王老师请教心中的疑问,而是将这个不确定性当做悬念,以便在更长的时间里保持对该作品的遐想空间……假定把这件作品看作定稿,将很有意思,或许在当前受众者看来少了一些视觉元素,实则导入了一个醍醐灌顶的观念——雕塑的语言——雕塑的叙事语言;当然也存在另外的风险,那就是很大部分章友习惯于欣赏透明镜片里的那对眸子,接受不了没有眼睛的齐白石。原因很明显,40多年来,由于缺乏引导,章友们对麦朵尔作品多关注故事情节,痴迷于视觉冲击,唯独缺失头脑风暴的洗礼,久而久之沦陷于审美的误区。事实与我的猜想基本吻合。执着的原创没有苟合章圈的底层逻辑,因为作者并非想通过塑造一个齐白石的经典形象去重复演绎一段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而更钟情于通过某些手段的运用去圆满对造型对象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理想、境遇、生命、历史、信仰等的诸多感悟。
   关于作品中的叙事语言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很难用简短的话语来表述,但对叙事语言的解析恰恰是读懂作品的关键。在此我们不妨做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类比,如果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那么雕塑的叙事语言就是作者通过对造型对象的解构重组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怀的有效手段。打碎后重塑的形象多半滑稽、荒诞、甚至血性,但又遵循艺术的法则。顺着叙事语言这条线玩味王老师的齐白石浮雕不难发现作者刻意模糊了像与不像的表象界限,着力营造一个不设答案的语言环境,突出一个强化“似与不似之间”创作格调、竭力推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创新境界的白石老人艺术形象。在视觉上的迷离弱化了“炯炯有神”之类的世俗偏好,看似关上了现实的大门,却开启了一扇精神空间的窗户,白石老人的精神形象反而更丰满了。
   王老师在作品的两个面的关系协调中,秉持了他一贯的创作素养,做到有机统一。白石老人是创新求真的典范,在篆刻史上打开了单刀驰骋的新局面。王老师没有简单地将“大匠之门”和“鲁班门下”这两款印章原封不动地复制在章里,而是在保留原作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字体的明快流畅,装饰性和立体感十分理想,成功的诠释了“似与不似”的微妙关系,点晴的爽利刀法与齐白石的酣畅淋漓手法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麦朵尔艺术在进入我国后的近40多年的时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审美观念上与国际主流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雕塑语言一直躺在这个领域的冷板凳上饱受冷遇,我分明看出了它(雕塑语言)射来的乜斜与不屑,寒芒逼人。这次王亚伟老师索性把叙事语言教科书般的定格在麦朵尔上,为章友们提供了摆脱审美束缚的可能性。说实话,这枚章上的叙事语言还是入门级的,所以我习惯地称之为A章。在这里请允许我做一个建议模型,能否再度创作齐白石B章?让章友们尝试解读颠覆传统的麦朵尔艺术。

  

齐白石创作随笔

王亚伟


    我对齐白石的了解只限于他是一个大画家,画一些花鸟鱼虫的小题材……2010年我在北京,一次我去荣宝斋,有个展览中有先生的一幅画,画的内容我记不起来了,但这幅画却震撼了我!当时我就感觉有些站立不住身体下坠,至今还记忆犹新。
    先生水墨画的机理,笔墨醇厚老辣,岁月的痕迹布满整个画面。我记住了是他的精神留给这个世界上的朴实无华,专心做一件事,研究、实践、画虾长达四十年之久。他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常青树,九十多岁还没有放弃自己的喜爱和追求,他是身体瘦弱,内心强大的人!平凡中见伟大,日常中见非凡!他是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典范!他把中国画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
    想要落实到创作上是非常困难的,我查阅大量资料,视频去认识他和读懂他。用什么样的雕塑语言准确地叙述他?我说的准确是指艺术上的。最初的想法是不去表现眼睛,我在寻找能传达齐白石精神的浮雕语言。齐白石的名字给我的错觉是这样的:奇白石。名字也是一种精神!这是字面的理解,很奇怪很多人的名字很符合这个人的一些特征和属性。实质也是齐白石坚忍不拔的精神!齐白石,号:白石山翁。
    我创作齐白石A面的形象时,没有用手去塑造,都是用雕塑刀,这是受我母亲刮刀画的影响。对形体的概括,面与面之间的衔接非常巧妙。这种手法运用在浮雕上让人感到像岩石一般坚硬。正好妙似先生的精神气质。这也正是齐白石先生所追求的“作画妙在是与不是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B面我的考虑是“鲁班门下”到“大匠之门”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大匠之门”采用了齐白石先生的篆刻,但是我在他的篆刻基础上加入了我的解读和理解。使之更有现代感和时代精神,我把篆刻用斜面归纳既有先生的单刀篆刻的习惯又有现代装饰的平面感。我用浅浮雕表现了齐白石先生的墨虾,仿佛像背景音乐一样萦绕在时空隧道里……

 

正  面


背  面


眼睛和眼镜的启示

王亚伟


    戴眼镜的人是借助眼镜看清世界,而齐白石的眼镜是有两种不同的功能:近视与花镜都在一副镜面上。在当时很少见。当我准备创作齐白石肖像的时候头脑中闪现一个画面就是只做镜片把眼睛隐在后面。按常理画家是用眼睛来观察世界从而来描绘这个世界,但齐白石先生不是!他画的是他的内心的世界。齐白石最推崇的一句话:“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睁大眼睛看就太似了,不似又不能虚无缥缈,所以他画的虾是五节而不是真实的六节这符合他自己的黄金比例和审美标准。有很多人提出来我做的齐白石一定要有眼睛否则就成为阿炳,我也试图去做有眼睛的齐白石,但结果让我更坚定只看到齐白石的眼镜片而非眼睛。因为这个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一个是创作,一个是照片式的真实。齐白石的肖像和齐白石肖像创作是截然不同的。肖像只能是在像不像的层面,肖像创作是作者对所表现的人物的解读和个性化表现包括:构图、结构、雕塑手法、审美意识和作品倾向。我所做的每件作品秉承的是“要来就来真的”!
发 行 信 息
品种              规格(mm)      发行量  
白铜浇铸          119 x 92        40枚
黄铜浇铸          119 x  92       60枚  
注:产品边部铭刻干支编号及防伪标志,并附有与产品编号一致的收藏证书,独立包装。纯银版本以后发行,喜欢的朋友可以登记。

订购热线:021-33661779    13524907732

2023.1.3发行!


王亚伟

独立艺术家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2018年开始与麦朵尔艺术俱乐部合作,以其独特的浮雕创作技艺,先后创作了众多极富感染力的作品,深受麦朵尔爱好者们的喜爱,其中多枚作品获得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评选的年度最佳纪念章。
2019年设计创作的《单田芳》获得年度最佳纪念章精品第一名。
2020年《金庸》获得年度最佳纪念章精品第三名。
2021年设计创作的《鲁迅》获得年度最佳纪念章精品第二名。
2022年《鲁迅》抽象版获得最佳纪念章第二名。

2022年《奥黛丽·赫本》获得最佳工艺大奖。


发布时间:2023-01-02


上海泉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