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丽都大厦)1号楼3008室 | |
邮箱:jgdtz@vip.sohu.com | |
电话:13524907732 021-33661779 | |
传真:021-63310807 | |
工作QQ:642025623 | |
联系人:周学涛 | |
金谷视点 | 首页 > 金谷视点 | |
《圣经》中暗藏的投资真谛 |
《圣经》中暗藏的投资真谛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十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十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十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十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 这个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活生生的版本,某人靠勤奋或者运气获得了一笔财富。如果通过投资本可以实现增值,可是他却小心谨慎地存入银行,生怕失去这笔财富。可是只要经济在增长,那么我们面对的永远就是全面膨胀的资产价格和不断攀升的物价,原来看起来还很不错的一笔财富,若干年后已经丧失了大部分购买力。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拥有100万,可以在北京或者上海买套豪宅,可是现在连一线城市一套普通三居室都买不起的原因。美国在过去60年的累计通货膨胀是1000%,英国是4000%,美国60年前的亿万富翁,留给孙子辈的只有1000万的购买力了,在英国就更惨,1亿英镑变成了250万,这还是政治经济稳定、没有巨大的社会动荡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好的结果。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大概知道60年后我们中国的情况。我想老祖宗其实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不是留下了一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吗?60年后,是我们第三代的天下了,碰到一个象《马太福音》中第三个仆人一样的也许可以小心地把钱存进银行,虽然这样也无法避免通货膨胀的命运,导致购买力的下降。万一不幸,我们的第三代是一个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那么上帝也无法挽救这个家族了。圣经里不是说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法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努力成为所属行业的龙头,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投资回报率,为股东带来更大的权益资本收益率。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企业的“经济堡垒”,“有很宽的护城河,河里游满了许多的鲨鱼和鳄鱼,足以抵挡外来者入侵。” 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强大的企业通过品牌、规模、成本、垄断以及产品的差异性持续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处于一般地位的企业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优势,则会让龙头企业不断抢占自己的市场份额。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如果长期无法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也许在整个行业景气度较高时,也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一旦行业不景气来袭,这些企业只能长期在成本以下运行,并因无法持续经营而出现巨额亏损甚至破产。那些龙头企业这时虽然也同样无法取得行业景气时的高利润,但是仍然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利用其它企业出现的困境,轻松地拾起别人失去的市场份额,当下次行业景气重新来临时,我们通常看到那些从衰退期走来的昔日的强者此时变得更加优秀,其强大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上次景气度的最高点。 我们看到现在全世界金融危机汹涌来袭,大多投资者损失惨重,而懂得马太效应的人,则知道怎样选择龙头,在危机过后他们将会变得更加富有。 马太效应是残酷的生存法则,现实世界永远都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把优秀的公司的管理描绘如下:“公司以低成本著称;管理层节约得象个吝啬鬼;公司尽量避免借债。” 公司高管在企业管理中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优秀的低成本运营的公司的管理者总是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即便是企业取得飞速增长,营业成本的增长也远远低于利润的增长。高成本运营企业的管理层却总是想出新的办法增加成本,销售上的进步是最好的理由。巴菲特说过:“真正优秀的经理,根本不用早晨起床后说‘今天就是我们削减成本的日子。’就像他们早上不用决定开始呼吸一样。” 理解了马太效应,我们同样也可以解释优秀的企业为什么总是避免借债,而财务状况已经恶化的企业却倾向用堂而皇之的理由举债无度。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其实并不遥远,作为投资者,通常我们无力改变企业的经营,但是却可以逃避不良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牢记马太效应,精心挑选强大的企业,找到能为自己带来复利增长的第一个仆人,一定会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巨大成功。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股票了。如果还没明白,那就多读读圣经吧。 发布时间:2009-06-11 |